骑行绍兴

上次骑行临安后,听同事提及绍兴,就提议11月中旬骑行绍兴。这个提议得到公司里很多同事的响应。我们的人品十分不错,虽然16号下了一天的雨,我们还在担心17号会否继续,但17号和18号却都是晴好天气。

除了部分同事因出差等原因未能成行,17号,在公司的办公楼前合影纪念后,一个12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赶去绍兴的路线选择的不是很好,虽然走104国道,但是多绕了一些,全程骑行了60公里,4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之前预定的鲁迅故里青年旅社。

还是第一次住青年旅社,外面感觉很小,里面却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旅社房间外面是木质的建筑,整个旅社分了好几个小院,小院里种了很多花草,水池中还有几只鱼儿在游荡,,墙壁上写满了过往旅人的印迹和涂鸦(请原谅我弱爆了的文字功底)。我这个伪旅人就不凑这份热闹了。

房间是六人间,上下铺;洗漱用品要自备;拖鞋、吹风机可以租借;卫生间、洗澡间、洗漱区是公用的;乒乓球、台球、图书需要去登记租借才能玩。看墙上贴的公告晚上还会放电影什么的,我这次没有去参加。旅社的无线网络还是不错的,至少刷微薄什么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房间安定下来后,和同事一起出去吃了顿大餐。然后很几位同时逛了逛鲁迅故居所在的街道,不过我却对这种却没有太多的感觉,带着一种我来过了的心态匆匆逛了几个地方,不过由于时间较晚一些地方已经关门了。

接着就返回旅社,洗漱休息了下,等待晚上的活动。

晚上大家很没有创意的找了家KTV去唱歌,自从N年前被打击之后,几乎不去KTV的我,这次也拿着麦唱了几首,还是一如既往的烂呐。出来后大家去沙县吃拌面,去吃烧烤喝啤酒,聊天,然后回去睡觉。

第二天,我较早爬起来,出去吃了早饭。大家都起床后,洗漱完毕,退房,在旁边的餐馆吃了中餐后,又在故居小街上稍作停留,就出发返回杭州了。回来的时候直接上104国道,一路走了下来,只要50+就完成了返程。

各回各家,冲完澡后,我就不想走出家门了,推了分开前说的一起去吃饭,叫起了常吃的外卖。

以上就是我的绍兴骑行。

-EOF-

2012.10.31月末小记

今晚出去跑了两小圈,约1500米吧,跑完后慢走了段距离,到小区的锻炼器材上做了一些运动。

回想上周六打篮球,2v2,一段时间后,感觉很累,场边休息时感觉头晕胸闷的说,怀疑应当是身体出了点毛病,健康状况有些糟糕,迫切需要加强锻炼,终于再今天开始了久违的跑步。

洗澡时突然意识到,今天是10.31,明天就是新的月份,是个不错的开始。另外,计划将跑步的时间调整到早上,这样我就需要早睡早起的说,有心情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做早饭XD。

坚持!

–EOF–

杂记 #1 宅男

周六下午骑行归来后整个人心神不宁的,想找些事情做,不是看书、敲代码这类正事,而是纯粹消磨时间的事情比如看小说、看电影。小说又不想开始一部新的(不知道什么好看),电影也没有找到好看的(除了动画片、小清新爱情片其他的很不符合我的口味),最后在乐视上看到了前一段时间同事推荐过《黑子的篮球》。点开看了几集感觉还不错,故事的节奏很快(我很不喜欢灌篮的慢节奏,因此一直没有看完),不过动画版目前只更新到第8集,看完后又找来漫画继续看,看到凌晨1点多才去睡觉。因此也就忘记了更新博客。

今天睡到将近12点才起床,吃完午饭,继续看漫画《黑子的篮球》,看到4点多的时候,感觉很累了,而且看了这么多后兴致也没了。不过以后如果有动画版还是会追一下的说。

想着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想到很久没和家里联系了,于是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还是不知道聊些什么,没聊几句就挂掉了,告知端午节会回家。然后给芬芬童鞋打了个电话,很久没和她煲电话粥了,一开始感觉很不适应的说,不过还好,杂七杂八的聊了下去。

其中关于我是否比较宅的话题让我感触很多,感觉自己好像变得无趣很多。自从工作后,原本不擅长主动和他人交流的我,和他人的交流就更加少了。工作上,除了必要的交流,平时交流较多的也就两三个;生活中,除了租住在同一套房间里的同事,也鲜有交流。关键是懒得走出去,更关键的是走出去不知道干吗。这种状况在上次637童鞋来杭州玩后,改善了一些,之后的几周,和同事出去大吃了一顿,和同事出去爬山一次,去上海参加了一次Drupal交流活动,51陪老大在杭州溜达了一下(老大应该玩的很不爽,因为动漫节对我们来说太无趣了),然后就是和同事去骑行了几次。

接下来,除了骑行,我还要找些其他的事情做,比如在豆瓣上寻找一些读书会、展览会之类活动参与进去,让自己的生活有趣一些。还有就是和童鞋保持联系的说,特别是杭州的童鞋。

6点多骑车去江边逛一下,去找个以后周末可以去躺一下午看书的地方,归来时顺便去吃晚饭。发现钱塘江边傍晚还是挺热闹的,不少人应该是饭后散步或傍晚跑步健身吧,也有一群人在伴着音乐跳舞,一群老大爷在做健身操,一个歌手弹着吉他唱着《后来》,一群人在江边的篮球场上对抗者……

PS:加上这篇凑数的文章,本周更新6篇,虽然没能够完全做到每天更新,但是结果还是不错的,以后再接再厉。

PPS:感觉生活中还是少了些什么。是自己还不是很成熟的缘故吧?!我应该学会享受孤独。

每天早晨应当查看的两个清单

本文翻译自“Two Lists You Should Look at Every Morning -by- Peter Bregman”,文中说你要准备两个清单:专注清单和忽视清单,专注清单上列出你要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情,忽视清单上列出的是为了保证精力集中你应当避免的事情。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就在于我们能够将时间投入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这两个清单也称之为TODO 清单和NOT TODO清单,我尝试过,还在实践中,希望能够做的越来越好。


我与一位科技公司的CEO约定了会面时间,但我迟到了。当我走进他公司所在办公楼的电梯时,我已经使用iPhone给他发了邮件。我按了6楼,眼睛仍一直停留在手机屏幕上。在我用拇指不停地戳着屏幕的时候,电梯门打开了,我看也没看,直接走了出去。这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你走错楼层了。”我回头看了下,发现CEO正站在那里保持电梯门开着等我回去,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一直与我在同一部电梯里。“你被逮捕了。”他说。

世界在飞速地前进着,而且只会越来越快。有太多的科技、太多的信息和太多的事物要我们去理解、去思考、去做出响应。我的一位朋友最近的新工作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投资银行的学习开发主管。在她第一天上班打开电脑的时候,已经有385条信息在那里等着她去处理了。

因此我们试图加速来跟上节奏。为了回复所有的邮件,我们熬夜到凌晨3点。我们使用Twitter、Facebook、LinkedIn,我们浏览新闻站点,只是希望确保我们随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当我们听到新信息的铃声或者振动时,我们已经开始“分泌唾液”了。

但这是错误的。信息的飞速增长给我们带来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试图掌控这一切只会适得其反。当更急的浪头赶过来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航向,否则,我们将会被冲散并像沙粒一样淹没在周围。 理智地有意地去分辨出什么是重要的事情从未像今天这样的迫切。

“说不”也从未想今天这样重要。不,我不打算读那篇文章。不,我不会去阅读那封邮件。不,我不打算打那个电话。不,不会去参加那个会议。

这很难做到,因为可能,仅仅是可能,下一条信息将会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但事实上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相反的事物上:我们有意去面对错过一些信息带来的风险。因为试图关注所有的内容也是个风险,且将会导致我们筋疲力尽。我们将会变得困惑、紧张且易怒。我们会错过站在同一部电梯里的CEO。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此前进行了一次车祸的研究,他们将相机装置在汽车中来记录事故发上前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他们发现80%的事故是由于事故发生的前3秒内司机分心导致的。换句话说,他们失去了专注——用手机拨打电话、调整广播电台、吃一口三明治、或者查看一条信息——从而没有意识到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然后,他们出车祸了。

世界正在飞速变化着,如果我们没有保持专注在前进的道路上,拒绝有诱人分心的事物,也就是分心,我们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增加。

因此,现在是停下来、列出优先级并保持专注的好时机。制定以下两个清单:

清单1:专注清单(前进的道路)

你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快乐?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重要的?规划分配你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因为时间是一个有限的资源,不管你多么努力地工作也不可能每周工作8天,每天25个小时。

清单2:忽视清单(分心的事物)

为了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你必须问自己同等重要但却经常被忽略的互补问题:你不想做什么事情?什么让你感到不快乐?什么对你来说是不重要的?使用这个方法你得到了什么?

有些人已经拥有第一个清单。少部分人也拥有第二个。但考虑到我们是那么容易分心,每天又有那么多杂念产生,第二个清单就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在未来仍然能够保持成长的领导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每当有一个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物出现,我们会问自己是否值得进一步投入还是忽略掉它。

这意味着,你不应当创建这些清单后就把他们放在抽屉里。这两个清单是你每天的行为指导。将它们放在日历旁,每天早晨回顾一下,并问自己:今天的计划是什么?我将在那些地方投入我的时间?我进一步投入到其中会有怎样的结果?怎样会导致我分心?然后鼓起勇气、做出选择,即使这会让一些人失望。

CEO在电梯里“逮捕”我之后,他告诉我他刚刚参加的一个会议的情况。这是一个所有入围年度企业家称号候选人的聚会,他是其中之一。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因为这是每个人想要得到的头衔(所有评审人员也出席了该会议)——在他进去之前他做出了两个明确的决定:1)专注与会议本身;2)不查看他的黑莓手机。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粘到移动设备上的人。是其他的CEO不在意这个称号吗?是他们的业务太依赖他们以致于他们不能够离开哪怕一个小时吗?与评审者沟通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吗?

在那一个小时里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位知道该关注什么该忽略的什么CEO的行为体现它的重要性。不管他最终是否赢得冠军,他已经赢得了这个游戏。

PS:即使借助Google Translate,但还是感觉翻译太困难了,文中有很多地方翻译的不甚贴切。

时间管理 #2 3MITS

3MITs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技巧,其是3 Most Important Tasks/Things的缩写,是一个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的时间管理技巧。

规则很简单:列出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然后竭尽全力完成它们。

最近我重新开始有意识的管理自己的生活,3MITs是我几乎每天使用的工具,每天傍晚回到家会列出当晚的3MITs。

今天的列表如下:

  • 更新一篇博客(0.5h)
  • 整理这两天的Drupal随笔记(1h)
  • Novel Crawling功能规划与开发(1.5h)

我理解的成功运用3MITs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 自制力,3MITs是对自己的承诺,因此要竭尽全力完成它们;
  • 3MITs至少有一条与自己的目标相关,比如我的更新一篇博客就是为了养成坚持更新博客的习惯;
  • 坚持,成功的背后是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

刚开始可能感觉不能很好地设定3MITs,我现在也处于这个阶段,主要原因是我的阶段目标不明确,除了更新博客外,余下两条有一定的随机性,解决方法是设置较长时间的3MITs,如周3MITs,月3MITs,季度3MITs……让长期的目标指引每天的工作,我在努力中,希望3MITs也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些变化。

PS:第4天了,继续努力。

时间管理 #1

我一直在时断时续地进行着时间管理,不过从来没有做好,也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工作上还好,每周会提交大致的计划,另外由于这段时间的工作任务也比较明确,每天感觉还不错,比较充实。不过,业余时间的生活则惨不忍睹,由于自己注意力涣散、不够专注的恶习,东摸摸,西碰碰,几乎是一事无成。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混乱,上周我决定重新拾起GTD,来理清自己的生活,调整做事的节奏。

时间管理最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今天知乎上看到了这个问答,粗略的看下发现我的误区还真不少,比如:

  • 我一直以为GTD就是时间管理,如果我能够严格按照起流程进行实践,我应该能够怎么怎么样,没有做好只是以为自己没有严格地去实践;
  • 我的时间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做更多的事情,结果好像都没有做好;
  •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将结合GTD、误区列表和实践重新走上时间管理的道路上,这个时间管理系列用来记录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些思考。

PS:知乎是一个高质量的问答社区,上线以来已经积累了不少有深度的内容。不过为了维持内容的质量,知乎一直采用邀请机制来注册用户,如果你感兴趣,我这里还有些邀请码。

PPS:这篇文章好像还是谈及自己的碎碎念,干货呢?我先适应一下每天更新的习惯,技术类的文章我接下来也会逐步写起来。

2011丁香园年会

晚上喝醉了,吐了,广爷将我送回来后,果断闷声睡大觉,现在终于醒了。

第一次体验醉酒感觉的说。年会活动前对自己说“找个角落里闷声吃饭”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我却没有很好的执行。不喜欢红酒,但还算不是太难喝啦,至少比啤酒要好多了的说。

今天还是很欢乐的一天的说,下午获得了公司的月度奖励,晚上参与公司的年会,吃的很欢乐,喝的也很欢乐。很羡慕获得iPad2或iPhone4S的同事,他们真的很优秀。2012年会用,站在的一定会有我的说。当然还要有森森童鞋,这一天我很期待哟。

有时感觉公司的某些流程挺混乱的,但是今晚听张老板介绍后才发现其实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是是很酷的说,比如需要和设计师(vv)、药企事业部、欧美合作厂商、上海或长沙的同事进行跨地域的合作,而且他们工作的还很不错的说——这不就是我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很赞的公司的做法吗。写到这里我想到了网易丁磊的一个故事:他老感觉公司XX部门流程什么的挺混乱的,出去参与一个什么会议,听到其他老总说——你们公司XX部门做的还很不错吗,我们的怎么怎么XXX。结论是可能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被过度放大了,其实在某些地地方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的说,当然还是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说。

年会活动环节有个兔斯基表情模仿,我被建武和小荣童鞋给搞了上去,一个很猥琐的表情,只是心境上调节不好,做不到那么猥琐啦。作恶者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小荣童鞋,作恶者之一,一不小心也被搞了上台的说;建武同学则在接下来的一轮中被我和森森同学强行丢到了台上,他们的模仿可比我好多了。赞一个。

晚上给“师傅”敬了杯酒,小熊童鞋真的很棒的说,这一年在他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然还有公司其他的同事,比如说广爷、建科、森森、大辉等,经常开周会的时候能从他们的讨论中获取新的我不了解的内容——只好回家“苦逼”的去Google,去学习。

对了还要感谢大辉和明城童鞋当年在面试我的时候很随意的就让我进来了的说。我需要更加的努力的说。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团队,我需要跟上屌丝同事们的节奏,不能落下太多的说。

今年公司也先后有几个同事离职了,可能是个人原因,可能是更好的机会,可能仅仅是可能,这些具体原因我就不太关注了,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创业顺利的说。

这就是今年的年会,很混乱的说,抑制着去瞅瞅人人状态更新的冲动,坚持写了下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说,番茄工作法可以实践起来的说。

Update:刚刚看到了年终奖以及调薪的邮件,感觉很不错的说。2012要继续加油,至少为了2012年会的礼物的说。

Gonna Sailing ;-)
==END==